白頭翁的食療或藥用價值
-
護花網的醫學信息及健康食療信息僅供參考,不能作為診斷、醫療的依據。任何健康問題應咨詢專業醫護人員,任何疾病的治療請遵醫囑。
終極護花任務:愛自己,就從實際出發,謹遵醫囑。對于疾病,不粗心大意、不推延、不放棄希望,勇敢面對,用愛來溫暖寂靜的世界,用心來呵護內心的花田。 - 藥用價值
【主治】熱毒痢疾,涼血,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胃經、大腸經;
【功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燥濕殺蟲的功效。
【主治】:熱毒痢疾,鼻衄,血痔,帶下,陰癢,癰瘡,瘰疬。
【用法與用量】:9 ~15克。
【藥材基源】:該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ge.) Regel的干燥根。
【生態環境】:生于平原或低山山坡草地,林緣或干旱多石的坡地。
【資源分布】: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炮制】:揀凈雜質,洗凈,潤透后切片曬干。
1、虛寒瀉痢忌服。白頭翁-白須
2、《藥性論》:豚實力使。
3、《日華子本草》:得酒良。
4、《本草經疏》:滯下胃虛不思食,及下利完谷不化,泄瀉由于虛寒寒濕,而不由于濕毒者忌之。
5、《本草從新》:血分無熱者忌。
6、毛艮科白頭翁的莖葉與根作用不同,具有強心作用,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白頭翁:根長圓柱形或圓錐形,稍彎曲,有時扭曲而稍扁,長5-20cm,直徑0.5-2cm。表面黃棕色或棕褐色,有不規則的縱皺紋或縱溝,中都有時分出2-3支根,皮部易脫落而露出黃色木部,且常朽蝕成凹洞,可見縱向突起的網狀花紋;根頭部稍膨大,有時分叉,頂端殘留數層鞘狀葉柄基及幼葉,密生白色長絨毛。質硬脆,折斷面稍平坦,黃白色,皮部與木部間有時出現空隙。氣微,味微苦澀。以條粗長,質堅實者為佳。
2.細葉白頭翁: 根較細,長圓柱形,分枝少;皮部不脫落。
3.蒙古白頭翁 根較細短,圓柱形,直徑5-8mm,分枝少。
4.興安白頭翁:根細長圓柱形,長達16cm,直徑5-7mm.有少數支根。
5.朝鮮白頭翁:根長約8cm,上部直徑5-7mm,下部有少數支根;外表黃褐色。
6.鐘萼白頭翁:根細,直徑約5mm,支根細長。
根橫切面:表皮、皮層、內皮層通常已脫落。韌皮部寬廣,外側細胞棕色,壁木栓化;韌皮纖維單個散在或數個成束,直徑15-35μm,壁較厚,有的根無纖維。形成層環明顯。木質部射線較寬;導管呈圓多角形,單個散在或數個成群,直徑25-85μm;木纖維直徑至42μm,壁稍厚,非木化。較粗的根,中央常為薄壁細胞。
粉末特征:灰棕色。
1.韌皮纖維梭形或紡錘形,長100-390μm,直徑16-42μm,壁木化。
2.非腺毛單細胞,直徑13-33μm,基都稍膨大,壁大多木化,有時可見螺狀或雙螺狀紋理。
3.具緣紋孔、網紋及螺紋導管,直徑10-72μm。
取該品粉末4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 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 6ml,放冷,加丙酮適量,則生成沉淀,濾過,速取沉淀少量(約 5mg),置試管中,加醋酐 1ml使溶解,沿管壁加硫酸 1ml,兩液接界處顯紅色或紅紫色環。
藥理作用
1、抗阿米巴原蟲:白頭翁煎劑及其皂甙在體外和體內都能抑制溶組織阿米巴原蟲生長,但都需大劑量。在體外試驗中,煎劑在1:40時,能完全抑制阿米巴蟲的生長;1:60時培養液中已出現有圓縮的囊前型白頭翁,皂甙則在1:200能完全抑制原蟲生長,1:500時即出現園縮的囊前型,1:1000時出現滋養體感染大白鼠的治療作用。煎劑及皂甙都能效的抑制鼠腸內阿米巴原蟲的生長,低有效量均為1.0g(生藥)/kg(相當于鹽酸依米丁的1/250-1/750),劑量降為0.3g/kg時作用即不明顯。
市場上常誤作白頭翁的委陵菜,對溶組織阿米巴原蟲在體外或動物的體內試驗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必需很大劑量(3倍于白頭翁)。至于其他誤作白頭翁的翻白草(薔薇科)、白鼓釘(石竹科)、漏蘆及秋鼠曲草(菊科),在體內、體外均無抗阿米巴作用。
2、抗陰道滴蟲:白頭翁在體外抗陰道滴蟲的試驗中,60%的浸膏或水液于5%濃度時5分鐘即可殺滅天滴蟲,流浸膏對陰道粘膜刺激很大,但以丙酮、乙醚相繼提取所得部分刺激性小,對滴蟲仍然有效另有報道白頭翁粉殺滴蟲的MIC為2mg/ml。
3、抗菌作用:白頭翁新鮮莖葉榨取的汁液在體處(平皿挖洞法)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在除去鞣質后即失去作用(而打破碗花花--秋牡丹則仍有此作用);對痢疾桿菌的作用較差,但亦有報告,煎劑對痢疾桿菌之作用依菌腫濃度不同而異,對志賀氏菌作用較強,對舒氏、弗氏及宋氏桿菌的作用依次減弱或不抑菌。
白頭翁湯(白頭翁、秦皮、黃連、黃柏)各成分間在對痢疾桿菌的體外試驗中,既白頭翁無協同也無拮抗作用。白頭翁酒精浸液在試管中對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對體外結核桿菌的生長無抑制作用,對小鼠流感病毒感染有輕度抑制作用。有人研究過白頭翁(Anemonecernua)在試管中對致病性及非致病性真菌的作用,結果顯示對少數真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白頭翁的抗菌有效成分為白頭翁素,白頭翁素對白喉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等的MIC在8×10(-5)-2×10(-6)之間、白頭翁素的抗菌活性還與鏈霉素有協同作用。
4、抗病毒作用:白頭翁水浸液能延長患流感病毒PR8小白鼠的存活日期,對其肺部損傷亦有輕度減輕。
5、其它作用:據報道白頭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鎮靜、鎮痛及抗痙攣作用。除去根部的白頭翁全草有一種強心成分喔奇哪靈(okinalin),其作用略似洋地黃。國外產之白頭翁Pulsatill anigricans有鎮靜作用,并能降壓,使心率變慢,心收縮增強,增進胃腸運動。白頭翁尚能抑制植物種子發芽。其所含白頭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于100μg/ml時對P-388的抑制率為53.7%。
藥代動力學
大鼠po芍藥甙550mg/kg后,24h后糞尿的累積排泄量占給藥量的10.6%和10.8%;iv55mg/kg芍藥甙后,7h內膽汁累計排泄量占8.64%。表明腸胃吸收差,主要以原形從腎臟排泄,糞膽汁排泄量少。犬iv11.25mg/kg芍藥甙后,前20min和7h內尿中排出量少。犬iv11.25mg/kg芍藥甙后,前20min和7h內尿中排出量為給藥的36.85%和79·3%。7h內膽汁排出量占給藥量的3.77%。Iv給藥后的藥代動力學參數分別為:犬T1/2a6.29min,T1/2B1.33.4min,K12為0.663min-1,K21為0.0193min-1,K10為0.0396min-1,Vd為539.2ml/kg,Cl為3.14ml/(kg·min)。兔T1/2為5.92min,T1/2為66.0min,T12為0.0689min-1,T12為5.92min-1,K10為0.0349min-1,Cl為6.11ml/kg·min)。250mg芍藥甙igCmax為21.6mg/L。表明:在犬和兔體內芍藥甙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均符合二室開放模型,分布廣泛,消除快。灌胃給予兔后,體內生物利用度低。
臨床應用
1、治療原蟲性痢疾:成人每日用白頭翁根莖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為一療程。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藥液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據23例觀察,給藥后大便次數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阿米巴原蟲轉陰時間平均為1.4天;直腸鏡檢查證明,潰瘍愈合迅速,全部病例平均7天治愈。另文報道用白頭翁煎劑治療效十例,全部治愈;治療時間最長者9天,最短者1天,平均2天。此外,亦可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每日肌肉注射1次,初劑2毫升,其后每次增加0.5毫升,遞增至3.5毫升為止;癥狀消失后繼續注射5~10次,以后減為每周1~2次,全程為3個月。重癥及慢性病例兼用白頭翁組織浸出液5~8毫升,加生理鹽水60毫升作直腸灌注,每日1次。治療23例,19例治愈,4例好轉;癥狀消失的平均時間為4.4天,大便轉陰為6.1天。
2、治療細菌性痢疾:用單味白頭翁治療菌痢,系統的觀察似較少。曾報道用改良的白頭翁湯(白頭翁6錢,黃柏3~6錢,秦皮2~3錢,木香、陳皮、甘草各1錢,加水400毫升,煎成200毫升為一劑),治療123例急性菌痢,或慢性菌痢的急性發作型,都日服1劑,上,下午分服,連服5~10天或7~15天為一療程。治療結果:治愈率為78%,與對照組(用磺胺脒治療)的治愈率76%相近。如按腸道病變的不同觀察療效,則卡他型的療效較高,治愈率為95%,糜爛型的治愈率為75%,潰瘍型的治愈率為56.7%。糜爛潰瘍型的療程均為7~15天,且同時加用10%綠茶煎劑行保留灌腸。治療有效的病例,平均退熱時間為2.01天,腹痛、里急后重及腹部壓痛消失時間為6.9天,大便次敷恢復正常時間為10.02天,大便性狀恢復正常時間為10.1天,大便常規檢查恢復正常時間為9.4天,大便培養陰轉時間為4.05天。
3、治療瘰疬:取白頭翁5兩,洗凈剪成寸段,用白酒2斤浸泡,裝壇內密封,隔水煎煮數沸,取出后放地上陰涼處2~3天,然后開壇,撈出白頭翁,將酒裝瓶密封備用。早晚食后1小時各服1次,每次飲1~2盅。一般1~2個月為一療程。適用于瘰疬潰后,膿水清稀,久不收口的患者。經治10余例均有效。
4、治療癤癰:白頭翁2兩,水煎股,連服數天。仍結合常規局部治療。白頭翁服后無不良反應,少數病人服后有緩瀉作用,對實熱便秘患者,極為合適。
以上是花卉網(護花網www.30jy.cc)為你提供的有關“白頭翁食療或藥用價值”的花卉數據,你還可以查看花卉網更多有關 白頭翁 的花卉信息